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 址:安徽省蚌埠市
电 话:18160833289
传 真:0552-3112289
联系人:济 民(业务主任)
参考技术
联系方式
参考技术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发布于:2016-07-29 08:50:30 点击量: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杏鲍菇是近年来可以规模化工厂化栽培的一种大型食用菌,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周期短,见效快,用玉米芯栽培效益十分显著。本文就杏鲍菇生长规律、适宜栽培原料组织与处理、高效栽培模式以及采收包装等进行全面剖析,以供广大食用菌爱好者参考学习。
杏鲍菇 生育条件 适宜生长原料选择 栽培模式 管理技巧
运动 杏鲍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型优质的珍稀食用菌其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杏鲍菇与其他一般品种的平菇、香菇、鸡腿菇等的区别是: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保存的时间较一般菇要长。杏鲍菇肉质肥嫩适合炒、烧、烩、炖、做汤及火锅用料,亦适宜西餐。即使做凉拌菜,口感都非常好,加工后口感脆、韧,呈白至奶黄色,外观好。此外杏鲍菇的营养非常丰富,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且都是L-型,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它可与肉类、禽蛋相匹美。中医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它还含有利尿,健脾胃、助消化的酶类,具有强身、滋补、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另外杏鲍菇的寡糖含量丰富,有整理肠胃及美容的效果。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因此杏鲍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销路也十分看好,尤其在日本杏鲍菇尤其受欢迎。
杏鲍菇营养价值: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食疗作用:杏鲍菇松脆可口,具浓郁的杏仁香味,活性多糖含量高达6.3%,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改善肠胃功能和整肠美容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
杏鲍菇形态: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3cm,偏心生或侧生。
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1.1 营 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盛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分,菌丝生长茂盛,产量更高。人工栽培的主料,在棉子壳、木屑、甘蔗渣、麦秆等基质上生长很好。代料栽培加辅助材料,如米糠、麸皮、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糖等,可增进菌丝生长蔓延,增长菇蕾发生量。
1.2 湿 度 (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因为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菇体所需的水分主要起源于培养料,所以调配培养料含水量时可恰当提高至65%—70%。空气相对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60%左右即可,而现原基后子实体分化阶段以90—9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可恰当调低到85—90%。
1.3 温 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关键。菌丝体生长的温度领域是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丝生长不良。杏鲍菇是恒温巩固性菇类,温差过大,不利原基的发生,出菇温度领域为10—18℃,最适温度12—16℃,低于8℃不会现原基,高于20℃以上容易涌现畸形菇,还会发生病害,引起死菇、烂菇。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1℃,最适温度为10—18℃。对温度的节制,因菌株不同而异,在引种时要特别留意懂得菌株的特点。
1.4 空 气: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低浓度的CO对菌丝生长还有刺激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瓶)中的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渐升到2%以上,菌丝仍能很好生长。现原基期则需要充分的氧气,CO2浓度应下降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小于0.4%为宜。
1.5 光 照: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的环境下会加快菌丝生长。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Lx。
1.6 .酸碱度:菌丝体生长的pH值领域为4—8,最适pH为6.5—7.5。出菇阶段的最适pH值为5.5—6.5。
二、杏鲍菇菌种的制作
了解菌类的朋友们应该都熟悉,要想栽培菌类,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做菌种。下面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杏鲍菇的各级菌种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总体了解一下菌种的制作流程:母种是从专门的食用菌研发中心购进的,拿到母种后,首先要进行扩繁,再用扩繁后的母种来接原种培养基,原种做好后,再用来接栽培种培养基,栽培种做好后,为了降低成本,我们还要接栽培袋,栽培袋作好后就可以用来发菌出菇了。
2.1 母种的扩繁
2.1.1 培养基配方 母种扩繁时所采用的配方为:马铃薯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土霉素2克、水1000毫升。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2.1.2 配制方法 我们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将皮去掉,并挖掉芽眼,然后,切成1-2毫米厚的薄片,并冲洗干净,取200克放入锅内,加入1000毫升清水,进行加热,沸腾后,要小火保持30分钟,然后,用纱布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继续加热,沸腾后,放入准备好的琼脂煮15分钟,之后再把准备好的土霉素和白糖放进去,并将水煮沸腾,这时要求溶液pH值为7-8。接下来,将纱布稍微预热后铺到容器上,并把煮好的溶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就可以装试管了。
2.1.3 分 装 制备的母种培养基要趁热尽快分装试管。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培养基的流量,使每支试管的装量占到试管长度的1/4左右。分装好后,还要用棉球进行封口,棉球塞入试管中的部分约为2厘米。
2.1.4 灭 菌 制好的试管还要进行灭菌。用纱布扎成一捆,在棉塞上盖一层纸,以防止灭菌时产生的冷凝水沾湿棉塞,随后放入高压锅中进行灭菌。灭菌时温度要达到121℃,并维持30分钟。加热停止后等温度自然降至零时再打开高压锅,将试管取出。
2.1.5 摆斜面 灭菌后的试管都要趁热放置在摆斜面的专用木框内。一般情况下,要将倾斜度保持在20度,以培养基占试管的2/3为标准。大约半小时以后,由于琼脂的凝固作用,试管中的培养基就凝固了,这样母种培养基就做好了。
2.1.6 母种接种 接种要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室中的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接种前,我们要把培养基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同时,母种瓶、酒精灯、镊子等也要放入无菌接种箱内,接着,放入熏蒸复方消毒剂,并将其点燃,接着要关好无菌箱,以进行环境消毒的工作。大约30分钟以后,待无菌箱内的烟雾散尽后,我们就可以接种了。接种时,手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洗,之后,点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空间形成无菌区,接种针要在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接下来,将试管放在火焰旁,把棉塞拆下来,并将试管口在火焰上稍微烤一下,以杀灭管口上的杂菌,随后将试管口移到距离火焰1-2厘米处,用接种针将母种纵横切成许多小方块,每块的面积大约为0.5平方厘米,并取一块迅速放入被接种的试管斜面的中前部,然后,再烤一下试管口,并迅速塞上过火焰的棉塞。接下来,按照同样的方法连续操作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每支母种可以扩接试管30-40支。接种完成以后,还要进行培养。
2.1.7 母种培养 我们将接好种的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母种的培养,温度应该控制在24-26℃。一般情况下,培养一个星期后就可以盟发菌丝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来进行原种的接种了。
2.2.原种的制作
2.2.1 培养基的配方 制作原种的培养基,我们可以选用下面的配方: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将它们混合均匀后还要加水拌匀,使含水量达到60%。培养基调配好以后还要进行装瓶灭菌的工作。
2.2.2 装瓶及灭菌 通常,我们都是采用人工装瓶的,将培养基直接装入专门的瓶子内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瓶子不要装的太满,在瓶口处要留出大约5厘米的高度,瓶子装好后,还要进行封口,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培养瓶转移到高压锅里,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了。培养瓶摆放好以后,要将高压锅完全封闭,然后,再开始烧火加热,加热要进行8-10个小时,灭菌时的压力为1.5千克力,温度为100℃。加热完成后,要等待2-3个小时,待它们完全冷却后,再将高压锅盖打开,接着,就可以将瓶子取出,准备接种了。
2.2.3 接 种 原种接种工作也要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用酒精棉将手擦洗一遍,另外,接种针也要进行擦洗消毒,之后,才能进行接种的工作。首先,我们将试管内母种边缘的2-3厘米去掉,这部分是不适合进行接种的。然后,我们从试管母种中挑取1-1.5厘米见方的一小块菌种块,轻轻放入原种瓶中,并及时盖上瓶盖。一般情况下,一支母种试管可以接6-8瓶原种。接种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原种瓶放到培养室中了。
2.2.4 培 养 我们将菌瓶直接摆放到培养架上就可以了。菌种培养期间,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这个温度下菌丝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一般10天以后就开始发菌丝。原种培养时间较长,一般为40天左右。可能观众朋友有疑问了,在这期间有什么管理呢?通常,每天要适时地通风换气,每天开窗换气的次数为两次,早晚各一次,开窗时间要掌握在1个小时内。大约40天以后,菌丝就可以长满菌瓶了,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了。
3.3 栽培种的制作
3.3.1 培养基的配方 制作栽培基质所用的配方为:玉米芯30%、苜蓿粉20%、棉籽壳20%、麦麸18.8%、玉米面5%、过磷酸钙2%、石膏粉1%、轻质碳酸钙1%、石灰粉2%、尿素0.2%。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栽培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产品质量,所以我们使用的部分原料还要经过处理。
3.3.2 原料处理 这里最主要的就是玉米芯的处理,一定要保持玉米芯的干燥,做到干收、干贮、干粉,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8-10天。粉碎时的颗粒不能过大,以不超过0.3厘米为标准,我们可以反复进行粉碎工作,这样可以防止颗粒过大,导致难以灭菌。另外,棉籽壳、麦麸、轻质碳酸钙等,都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pH值为7.5-8之间。培养料还要进行建堆发酵,堆好后,我们先要进行预湿,也就是向培养料中加入水,水量以湿透为标准,然后让它们自然发酵就可以了。大约7天以后,要加拌棉籽壳,可以按照培养料和棉籽壳4:1的比例进行调配,搅拌均匀后,我们还要进行翻堆,翻堆的同时要向料堆中加入水,水量以湿透为标准,湿度要达到60%左右,培养料的pH值为7.5-8之间,翻堆2-3天进行一次。另外,我们还要测试料堆的温度,使料堆的温度达到60℃左右,以便于发酵的顺利进行。如果温度达不到,我们可以向料堆喷水,通过水分蒸发带来的蒸汽来提高料堆的温度。让它们自然发酵2天后,当颜色变为咖啡色时,就可以用来装袋了。
3.3.3 装袋及灭菌 装袋通常是采用装袋机来完成的,我们用料车将培养料运到装袋机的搅拌仓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还要测试培养料的pH值,将pH值调节到7-8之间,可以通过石灰粉来进行调节,直接将石灰粉放入正在搅拌的培养料中就可以了。
装袋机可以将菌袋直接装好,我们取出菌袋后,要进行封袋的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套环,将塑料环直接套在袋口就可以了,套环完成以后,还要向菌袋中插入一根塑料胶棒,以增加培养料的空间透氧性,胶棒一定要插实压紧,之后,我们还要在袋口塞棉花团,以将袋口完全封闭。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将菌袋运到灭菌室内进行灭菌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及时将灭菌室的门关好,灭菌时的压力为1.5千克力,温度为100℃,灭菌进行2小时后,停止加热,同时,要保温10小时,然后,再打开排气开关,进行排气,等菌袋自然冷却后,就可以将菌袋取出,准备接种了。
3.3.4 接 种 接种人员要穿专用工作服后才能进入无菌操作室,栽培种接种工作也要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前,我们要把酒精棉点燃,所有的工具都要用火焰灼烧一遍进行消毒,这一系列工作都做完后,把原种瓶盖打开,还要用酒精棉球擦拭菌种瓶外壁和瓶口,另外,距离瓶口1/3的菌种要去掉,这部分被称为菌皮。不适合进行接种,接下来,我们把栽培袋口的棉球取出,并抽出插在菌袋中的胶棒,从原种瓶内摄取原种轻轻放入栽培种菌袋内,并及时将菌袋封口。通常,每750毫升菌种瓶可以接种35-40袋栽培袋。接种完成以后,我们还要将栽培种放到培养室中进行菌丝的培养。
3.3.5 栽培种培养 我们将菌袋直接摆放到培养架上就可以了,菌种培养大约需要40-50天的时间,期间我们要进行如下的管理工作:
(1)温湿度控制 我们要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之间,湿度一般要控制在50-60%之间,调节温度可以通过室内控温设施来进行,像暖气、风扇等,还可以通过棚外的挂帘来进行调控。
(2)二氧化碳浓度控制 杏鲍菇栽培种对二氧化碳浓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测试,用专门的二氧化碳测试仪来完成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2000ppm,最高不能超过2500ppm。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开窗保持空气流通的方法进行,注意,晚上或者阴天时要关上窗户。
3.3.6 检 查 在菌种培养期间,我们要经常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将发霉、变质的菌袋及时捡出进行清除,以免感染其它菌袋。当菌丝长满菌袋时,我们就可以用来做栽培种了。栽培种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发菌出菇,但由于成本太高,所以目前的实际生产中还要进行一次接种,就是栽培种接栽培袋。
四、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气温降至18℃时提前50天制栽培菌袋为宜。如果有条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库降温进行错季栽培经济效益较高。
4.1 栽培场所 干净、通风的房间均可用于栽培杏鲍菇。如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小拱棚、普通民房、库房、山洞等都可作为杏鲍菇的出菇场所.
4.2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强化基料营养,使之全面均衡生产中出现出菇参差不齐、产量不高等现象,与基料营养不足有直接关系。可以很明确的告知广大菇农朋友:实践证明,即使使用棉籽壳作基料,也同样缺乏大量的营养元素,必须通过人为的调配、补充,才能使菌丝有足够的营养支持,才能提高菌丝的活力(分解能力),才能使产菇量有所保证。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4.3栽培原料配方
① 木屑73% 麸皮25%糖1% 碳酸钙1%。
② 棉子皮90% 麸皮10% 玉米面4%磷肥2% 石灰2% 尿素0.2% 。
③ 棉子皮50% 木屑30% 麸皮10%玉米面2% 石灰1.5%。
④ 棉子皮39% 木屑39% 麸皮15%玉米面5% 石灰2% 硫酸钙CaSO41% 。
⑤ 棉子皮56% 木屑34% 麸皮5.2%玉米面2% 石灰2.5% 硫酸钙CaSO41.1% 。
⑥ 木屑37.5% 棉子皮37.5% 麸皮25%玉米面5% 豆杆粉10% 。
⑦ 木屑22.5% 棉子皮22.5% 麸皮20%玉米面5% 豆杆粉30% 。
⑧ 玉米芯60% 麸皮18% 木屑20%石膏2% 石灰适量 。
⑨ 木屑60% 麸皮18% 玉米芯20%石膏2% 石灰适量
⑩棉籽壳(或废棉团)占37%;木屑(或废渣)占37%;麸皮(或细米糠)为24%;糖1%;碳酸钙1%。料∶水=1∶1.4~1.5。
⑾杂木屑(或蔗渣)72%;麸皮(或细米糠)25%;糖1%;黄豆粉1%(或玉米粉1%),轻质碳酸钙1%。料∶水=1∶1.4~1.5
⑿杂木屑48%、棉籽壳22%、麦皮25%、玉米粉3%、白糖1%、轻质碳酸钙1%;料水比1:1.1~1.15。
⒀杂木屑45%、松木屑25%、麦皮25%、玉米粉3%、白糖1%、轻钙1%;料水比1:1.1~1.5。棉籽壳已预湿后的料水比为1:0.8~0.9。
⒁杂木屑77%、麦麸16%、玉米粉5%、红糖1%、石膏1%。料水比1:1.1~1.15,
⒂玉米芯85%、麦麸10%、石灰5%。料水比1:1.1~1.15。
⒃棉子壳40%、木屑38%、麦麸20%、红糖1%、碳酸钙1%。料水比1:1.5棉籽壳已预湿的料水比为1:0.8~0.9。以上七种配方的pH都为6.5-7.5之间。
⒄棉籽壳70千克,木屑20千克,麦麸10千克,豆饼粉2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膏粉1.5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3千克,蔗糖1千克。
⒅木屑70千克,棉籽壳、麦麸、玉米粉各10千克,豆饼粉5千克,过磷酸钙4千克,石膏粉、石灰粉各1.5千克,尿素0.6千克。
4.4 栽培原料的制备 按不同配方称量好主料和辅料再按一定比例称量水先把不溶于水的原料混合均匀再把可溶于水的辅料拌匀加入水中调整好酸碱度PH应调至7.58.0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2%65%有条件事最好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
对于拌好的培养料最好通建堆发酵,通过堆积发酵,使每次料温上升到60℃时时进行翻堆,如此翻堆三至四次,然后调节水份和酸碱度(PH)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时即可装袋。水分检查可以用母指与食指紧捏料,指间看不见有水渗出为度。如果水分不足应少量多次调水;酸碱度过低,原料过湿时,则应加入石灰粉;反之,原料过干,则应加入1%的石灰水。调均匀后即可装袋。
4.5 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最佳温度是10——15℃,因而必须按照出菇的要求安排好季节。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于形成子实体。而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未能正常形成,将会影响到第二潮菇的正常出菇。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北方地区也应根据当地的气温,一般要提前20天左右开始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在在风雪寒冷的季节是难于出菇的。它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为适宜。
4.6 塑料袋的选择 选择150180毫米×0.05毫米的食用菌栽培专用袋每袋装干料约0.5千克。袋栽管理简便,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出菇阶段可行覆土栽培,对于菌袋覆土栽培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下面重点介绍杏鲍菇的袋栽方式。
4.7 栽培方式 栽培方式 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特预以重点介绍。
4.7.1. 平架竖袋式 这种方式以利用冷库原有架床为目的,以降低投资成本。冷库的床架一般为6层,床架层距6O厘米,床宽120厘米。实用栽培面积计算为:
菇房面积x60%x床架层数,如菇房平面面积100m2x60%x6层架=360m2,采用宽20厘米,长32厘米的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 m2床架可排放80袋,该菇房约可栽培28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可排放280袋。冷库菇房必须进行三项改造:⑴要增开近地面排风窗,装设带百叶窗的双向风扇,以便及时排除较重的CO2气体。⑵ 适宜光照是杏鲍菇正常出菇的必要条件,因而每层菇床要增设日光灯,强度以最暗处达到300-500Lx为度。⑶ 菇房内要增设高压水管,以便安装喷雾装置,提高空气湿度。此外,最好有排水地漏,以便排除污水,清洁环境。
4.7.2.竖架横袋式 适用于大棚,采用竖架横袋的优点如下:⑴ 便于设置灯光,用角钢材料即可,不用架板,省投资。⑵ 便于通行,摆袋、开袋、采菇等操作管理直观方便。⑶ 平均每1 m2菇房可码放178袋。
数据如下:菇房长15m,宽9m,平面面积135m2。设置高2.5m x长12m=30 m2的角钢架8排,摆袋总平面约240 m2。架宽0.2 m,每0.7m高设横钢粱,每1 m宽设竖钢1根,架间距0.9m。
采用双头出菇菌袋,宽17厘米,长34厘米的,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 m2床架排放100袋,该菇房约可栽培24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码放178袋。
4.8 制栽培袋 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与金针菇的栽培袋制作相似。早秋栽培可选用聚丙烯袋,此袋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料袋经高温灭菌后紧缩,膜料之间无空隙,不易产生夹层菇。缺点是冬季低温易碎裂,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装袋松紧适中套上颈圈后在袋中央用直径2.0 cm 钢筋打一个圆柱形的孔,距袋底3 cm处,切勿打到袋底并刺破袋子,最后盖上无棉盖。常压灭菌12个小时,打空洞可以使袋中央的料被充分分解利用,且有利于发菌时积累在料中的废气及时排出菌包。4
u, [技术关键] :打孔时,不要动作过快,应匀速打正,并在钢筋上作好深度标记,以免打破袋底。; _,# H+ g
4.9 灭 菌 杏鲍菇栽培袋的灭菌方法与金针菇相同。一种是高压灭菌,在1Mpa下125℃灭菌2小时;常温100℃灭菌8——12小时。灭菌结束后将菌袋移入洁净的冷却室进行冷却。当袋温下降到30℃时即可进行接种。
灭菌要求把好"三关":一是防止袋料酸变关。当培养料装入袋内后,原有料中的酵母菌,细菌等活性增强,加上配料又处于气温较高的秋季,袋料容易发酵,如果不及时上灶灭菌,杂菌加速繁殖,必将基质分解酸变,因此装料后要求尽快上灶灭菌。二是避免灭菌死角关。袋料在灭菌灶排叠时,注意前后叠留有一定空间,使气流顺畅,避免灶台上部分菌袋灭菌不彻底。三是控制温度指标关。袋料进灶灭菌,要求5小时内温度在100℃,并保持18~24小时,中途不停火,不降温,才能达到灭菌彻底的目的。灭菌达标后及时卸袋散热。
[接种方法参见金针菇接种]
4.10 菌袋培养 料袋经过接种,便称菌袋,是长菇的母体。菌袋进房后首先做好码袋,采取每4袋交叉重叠5~6层的培养方式。随着菌丝萌发生长,进行疏袋、码垛。并注意控温培养,头3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促进菌丝萌发定植。随着菌丝生长发育,袋温上升,培养室的温度以25℃左右为好。气温高于30℃时,要注意通风散热;低20℃时关闭门窗保温。发菌室内光线要暗,防止阳光照射,抑制菌丝生长。每隔7~10天进行一次翻袋检查。菌袋培养期间正处于秋季,各种病原微生物和虫害容易发生。所以常发生绿色木霉,红色链孢霉、青霉、黄曲霉、红曲霉等杂菌侵袭,污染菌袋。一旦发现应及时隔离,搬到室外,并在污染袋上喷洒石灰粉或百菌清农药,罩上纱布控制蔓延。同时室内加大通风量,更新空气。如果发现螨虫,可用73%的克螨特乳油按2000~3000倍喷洒杀灭。
菌袋培养一般经过40~45天,菌丝浓白走满袋内,生理成熟了。这时菌袋就要从发菌室,搬到菇房或塑料大棚内摆放,转入出菇阶段。杏鲍菇的菇棚要求环境清洁卫生,周围没有垃圾和杂草丛生;棚顶遮草苫,保持"三分阳、七分荫",四周围好档风设施。还要靠近水源,交通方便。
杏鲍菇菌袋摆放长菇方式有2种:一种是菇棚内设培养架床5~6层,不脱袋摆放。长袋的采取卧袋摆放穴口定向长菇;短袋的采取立袋畦床,紧靠摆放;还有一种是菌袋墙式重叠,两头开口长菇。这2种方式都适合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可以因地制宜选定一种方式长菇。
4.11 杏鲍菇的栽培管理
第一、菇棚整理:事先菇棚地面撒石灰消毒,棚内搭好培养架5~6层。菇棚内用气雾消毒剂,按每立方米5~6克进行气雾消毒。
第二、摆袋开口:菌袋摆放在架上后,为防止虫害侵入,在开口前可用阿维菌素100毫升+定虫脒275毫升+灭幼脲350毫升,这3种农药加水250千克,进行喷洒空间和袋面,杀灭潜藏在房内的病虫害。3天后进行开口程序。长袋的可把原来接种穴口上的胶布去掉,短袋的解开袋口,拉直袋膜,让子实体在袋内生长。长菇已进入冬季,气温保持在10~18℃之间才能诱导出菇。当气温高于20℃时,不适合进行开口,否则霉菌会从穴口或袋口侵染。
第三、搔菌诱基:杏鲍菇虽然不搔菌也能长菇,但出菇不整齐,在袋口上长出的菇少。所以搔菌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定向出菇。
菌袋搔菌掌握3点:首先,确定搔菌的最佳时期,一般是菌丝长满袋后7~10天,进行搔菌为好。如果推迟搔菌时间,菌袋中部和袋口,已出现原基时去搔菌,那就达不到搔菌的目的。
其次,搔菌方法:把原接种穴或袋口表层的老菌种块钩出,使袋内菌质平整。
此外,搔后管理;敞口后及时覆盖报纸,并喷水保湿,3~4天后就会诱出原基形成。
4.11.1. 菇蕾形成期的科学管理 菌丝布满料面后,将菌袋移入出菇场地,采取立体层架式出菇方式,摆放层高一般4-5层,层间距离50厘米左右,根据菇房的大小和形状决定摆放的走向和密度。一般情况下,菌丝满袋后15天,菌丝由营养生长阶段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袋移入出菇房后,解开袋口,把塑料袋口折至接近培养料表面,保持环境温度10-18℃,喷水保湿,使空气湿度达到85-90%,促使杏鲍菇子实体尽快形成。催蕾时采用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每天喷水2-4次,通风1-2次,每次30-40分钟。菇房内要有适当的散射光。经15天左右就可形成原基,原基分化成菇蕾后,控制室温在8-18℃,湿度85%-90%。
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杏鲍菇,必须随气温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杏鲍菇子实体生育阶段的管理是取得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杏鲍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置于栽培室促其出菇。室内湿度保持在90~95%,一般经7~15天就可现原基,出菇快慢与室温有很大关系气温13~15℃出菇最快(7~10天)菇蕾较多,生长整齐,出菇后若气温在13~18℃菇体生育快,15天左右可采收,温度低于8℃,菇蕾不会形成,即使已伸长的子实体也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变黄,直至死亡,气温超过21℃也很难现蕾,以形成的菇蕾也会萎缩死亡,其严重程度视菌株而异,有的菌株当室温超过18℃时会发生病虫害,或菇蕾开始萎缩死亡,即使能长成子实体也很快开伞成熟,产量很低。有的菌株在室温超过21℃时才会发生上述症状。
原基分化成菇蕾后,在8~2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左右,
4.11.2.温度的管理:温度是决定杏鲍菇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产量能不能稳定的关键。杏鲍菇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育的温度略有差别。原基分化的温度较低于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以较低的温度刺激原基形成(10~15℃)然后把栽培室控制在15~18℃左右让子实体生长和发育。温度低于6~7℃时,子实体生长非常缓慢,几乎停止。温度若超过20℃时,原基分化即停止,超过22℃已形成的小菇蕾则萎缩死亡,若碰到低温要注意适当关紧门窗,尽量提高室内室温,让其子实体正常生长,若气温升高则多喷水降温,尽量减少子实体萎缩死亡。
4.11.3.湿度的管理: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要。初期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湿度再高则会形成过多的原基,疏蕾时过于费工费时,相反,只要及时开袋,及时降低一些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就不会有过多原基形成。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直接把水喷于菇体上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
4.11. 4.光线与空气的管理: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要光照,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子实体发育阶段还要求加大通风量,需要新鲜的空气。通气杏鲍菇的栽培管理: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杏鲍菇,必须随气温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杏鲍菇子实体生育阶段的管理是取得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杏鲍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置于栽培室促其出菇。室内湿度保持在90~95%,一般经7~15天就可现原基,出菇快慢与室温有很大关系气温13~15℃出菇最快(7~10天)菇蕾较多,生长整齐,出菇后若气温在13~18℃菇体生育快,15天左右可采收,温度低于8℃,菇蕾不会形成,即使已伸长的子实体也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变黄,直至死亡,气温超过21℃也很难现蕾,以形成的菇蕾也会萎缩死亡,其严重程度视菌株而异,有的菌株当室温超过18℃时会发生病虫害,或菇蕾开始萎缩死亡,即使能长成子实体也很快开伞成熟,产量很低。有的菌株在室温超过21℃时才会发生上述症状。
原基分化成菇蕾后,在8~2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左右,为延长货架寿命,采收前2~3天湿度控制在85%左右更好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是在气温高时)以免导致菇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的调控,才能获得高产。
值得注意的是:①光照避免过强,否则菇柄不够白净,发黄,每天只需有5个小时左右的散射光即可,但光源要固定,菌包不可随意搬移。5
② 由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和昼夜、棚内外温差大,薄膜上会有大量露水,要避免水滴到菇盖上,因此建议用"无滴膜"菇体较大时,若菇盖上有水滴,表面会形成"疤"(稍凹陷,发黑),影响外观品质。
③此时温度在12--15℃为宜,温度高了菇柄会不够紧实。
④采收前3天,湿度应在85%左右,以延长采收后的保鲜期。
⑤ 及时采收:当菇盖即将展平时,颜色变浅时采收,此时菇的香味浓,口感好,保鲜期长。
[技术关键] :采收前3天,适当降低温湿度,可使菇的口感更好,更接近白灵菇的口感。
4.12 杏鲍菇的畦床式覆土栽培技术
杏鲍菇畦床覆土栽培方式适用于塑料大棚、阳光温室、室外小拱棚和阳畦等场地,其特点是:具有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延长菇期的优点。覆土栽培方式比菌袋立体栽培方式增产20%。
4.12.1 畦床的挖制与处理:畦床宽1.2-1.5米,长度不限,深度以能直立排放菌袋为宜,一般深度为30厘米左右。畦床之间留出30厘米宽的过道,便于浇水和采收,畦床底部平整好以后撒一层生石灰。
4.12.2 菌袋覆土的适宜时期:一般出一潮菇后,菌袋内培养料水分损失较多,菇蕾形成少,生长缓慢,子实体较少,若不采取措施则影响杏鲍菇的产量。若生产场地宽敞,也可在菌丝长满袋后及时脱袋覆土,以利于大幅度提高杏鲍菇的产量。
4.12.3 菌袋的排放:将菌袋的塑料袋全部脱掉,竖直排放在畦床内,菌袋与菌袋相连,将畦床排满。
4.12.4 用土的选择与处理:覆土层用土,一般采用较肥的菜园土,也可采用从畦床内挖出的土加入少量的有机肥即可。
4.12.5 覆土的厚度:菌袋排满后要均匀的在上面覆盖一层细土,细土要将菌袋与菌袋之间的缝隙添实,菌袋上层覆土厚度可达2-3厘米。有时为了减少子实体上粘着的土粒,可适当减少覆土层的厚度,或菌袋表层不覆土,只在菌袋间隙中覆土。
4.12.6 覆土后浇水:畦床覆土完毕后,用水将畦床浇透,浇水后若个别地方土层减少,要用湿土补上。
4.12.7 覆土后管理:畦床覆土后,要保持菇场的环境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若环境过于干燥应喷水增加湿度。加大环境通风量,保证菇场空气新鲜。保持菇场有一定的散射光,但光线不能太强,以避免强光照射使水分散失太快。同时要使菇场环境温度昼夜温差8℃以上,刺激菌丝尽快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
4.12.8 菇的采收:在每天进行出菇管理的同时,将成熟的杏鲍菇子实体及时采收。
4.12.9 采收后管理:采收与产率 一般在现蕾后15天左右可采收。在菇体呈保龄球形,菇盖未展开、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外贸出口菇要求菇盖直径4-6cm,柄长6-8cm;内贸市场对菇体要求不甚严格。一潮菇采收后,要将采菇的地方整理好,将菇柄残茬清理干净,用细土覆盖好,土层缺水要及时补水,保持土层湿润,但水量不要过大,防止水分过多而影响土层内空气含量。
五、杏鲍菇质量标准:
菇体完整,菌柄基部圆滑,菌柄长7-12厘米,无开伞,菌盖向下内卷。菇体硬实有弹性,自然色泽,无斑点。无机械损伤,菌盖边缘无破碎。无死菇,无杂质。
六、栽培杏鲍菇会遇到那些问题及怎样防治
造成大部分菌袋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灭菌不彻底。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菌袋内没有杀死的杂菌开始繁殖,开始是星星点点分布在菌袋上,后来扩展成片。导致灭菌不彻底的原因有:1.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芯,尤其是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易发生这种情况。2.在灭菌过程中没有排尽冷空气,灭菌锅中始终被冷空气占据一部分,导致没有良好的热循环。3.灭菌时间不足,或在灭菌过程中出现停火,或灭菌锅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均会发生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6.1 菌丝生长缓慢:
6.1.1.菌种活力弱可造成菌丝生长缓慢。购买菌种一定要到规模较大、信誉度高的单位购买。菌种适宜菌龄一般为30-40天,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表明生命力强。2.菌袋装料过紧或含水量过高(高于65%),菌袋内由于没有充足的氧气,抑制了菌丝的生长速度。3.发菌温度过低,如小于20℃,且通风不良或培养料的酸碱度不适宜(适宜的ph值为7左右),也会造成发菌缓慢。
6.1.2 菌袋侧面出菇,且多畸形:在灭菌过程中,菌袋相互挤压,圆形的菌袋变形,致使栽培料和菌袋之间产生空隙,为菌丝拧结提供了空气和空间。再加上低温、光照刺激和机械刺激(如倒袋等),使菌袋侧面的菌丝拧结形成原基,发育成子实体。由于塑料袋的限制,这种菇全部为畸形。发生这种情况,应及时对菇蕾进行捏压,使其停止生长,以免造成更多的营养浪费。
6.1.3 子实体个小,商品率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进行疏蕾。原基分化后,在菌袋两侧长出很多小菇蕾,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但由于营养和空间的限制,这些菇蕾大部分不能长成商品菇,所以要进行疏蕾,以免浪费营养。疏蕾的原则是在菇蕾刚形成时,选位置好、菇形正、大小相近的菇蕾,每面留4-6个,当子实体长至两厘米左右时,再进行一次优选,每面留2-4个。这样,便能保证较高的商品率了。
6.1.4 菌丝旺长:在出菇时,菌丝突然旺长,菌袋两端、子实体上长满白色菌丝,子实体从菌盖中间开始溢缩,严重时子实体黄化死亡。这主要是菇棚内温度突然升高所致。在出菇阶段,菌丝、子实体都在生长,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生长达到动态平衡。决定这一平衡的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菌丝生长,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原基的分化。突然升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菌丝生长占了优势。在营养、水分一定的情况下,供给菌丝生长的营养、水分多,供给子实体的营养、水分就少了,严重时子实体营养倒流,在外观上表现出子实体萎缩,甚至枯黄死亡。应防止菇棚内突然升温。
6.1.5 开袋 在菌丝尚未扭结时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出菇不整齐,菇体经济性状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现小菇蕾时开袋,原基分化和小菇发育正常,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如果在子实体已长大时开袋,在袋内会出现畸形菇,严重时长出的菇会萎缩、腐烂。因此袋栽杏鲍菇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
6.1.6 控温 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气温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即是已经长的菇体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
气温持续在l8℃以上时,己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
温度20℃以上时,菌丝又转向营养生长,低温刺激的效应也就消失,原基停止发育,菇蕾中的营养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
6.1.7.保湿 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
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湿度,最好用喷雾器喷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
6.1.8.通风 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不高于0.4%为宜。
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
6.1.9.光照 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500Lx。注意每层或每排床架都应有适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
七、销售和加工:
7.1.销售:鲜菇可直接在市场上按等级进行销售。杏鲍菇肉质肥嫩,菌柄、菌盖、口感较好,风味独特。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不会发生变质。
7.2.加工:加工是保证商品菇质量的主要环节,也是保证信誉的关键。
① 干制:杏鲍菇适合烤干,干品风味极好,口感脆、韧、鲜,因菌盖、菌柄肉质厚整朵很难烤干成为合格产品,所以烤干之前需要把菌柄和菌盖切片,之后根据食用菌产品烤干要求进行。干品白至奶油黄色,外观好。
② 制罐:杏鲍菇因口感脆,不象平菇属其它品种煮熟后易烂和破碎,把它切片后制成罐头风味极好,仍保持脆嫩特色。制罐加工法与其它食用菌的罐头制作方法相同 。
③ 盐渍:具体规格质量加工方法按收购单位要求进行。
一般盐渍方法:将菇体按要求标准整理好后,分级之后放于开水锅中(用铝锅,不用铁锅)内煮熟的标准是掰开菇体无白心,煮熟后立即捞出迅速用冷水冷却,彻底冷却后用筛子控去多余的水分。按菇体与食盐重量比例即一公斤菇体加0.5公斤食盐一层菇体,一层盐盐渍,盐渍10至15天进行倒缸一次以便盐渍均匀,防止腐败。为防止盐红菌繁殖造成腐败,最好用精制盐或把粗盐碾碎成细盐细盐用铁锅炒30分钟左右,进行灭菌后再用,也可用饱和食盐水盐渍,饱和食盐水质量较好。
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市禹会区)
http://www.ahjngs.cc(百度搜索) E-aiml:ahjngs@126.com 电话:0552-3112289 13705528580 微信:moguxu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