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 址:安徽省蚌埠市
电 话:18160833289
传 真:0552-3112289
联系人:济 民(业务主任)
参考技术
联系方式
参考技术
珍稀食药用真菌——金耳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发布于:2016-08-05 21:27:41 点击量:
金耳是近年开发人工栽培成功的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金耳别名黄金银耳、金木耳、因其颜色金黄,又称黄木耳,因其形似人脑,又称脑耳。黄耳、橙黄银耳、脑耳、胶耳等。珍稀食用菌是属于高级补品,滋补营养价值优于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类,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野生金耳在我国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福建、江西等地,为珍贵稀有食用菌。
子实体(菇体)中等至大型,单生或群生,初期脑状.表面皱皮褶少,较平滑,长大后呈脑状回纹瓣裂,具深沟槽基部狭窄。野生金耳一般直径3-12厘米,高2-8厘米,外层胶质,金黄色或橙黄色,内部肉质近白色,基部色泽渐深呈现褐黄色。子实体干后明显干缩起皱,体积变小,并坚硬,近角质,重新吸水膨胀后,复原成韧胶质。当耳瓣充分展开,形似脑状,颜色呈金黄,具有弹性,当子实体转为橙黄色即可采收。
一、金耳的营养价值:金耳子实体含脂肪1.7%---2.96%,蛋白质7.04%---9.56%,总糖量14.38%,还原糖6.7%,纤维素2.64%.灰分3.44%——3.75%(包括磷、硫、锰、铁、镁、钙、钾、钠、锌、硒等微量元素)。含有17中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15%---3.44%,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85%---39.42%,必需氨基酸含量齐全。金耳还含有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二、珍稀食用菌金耳的药用价值:金耳性温中带寒,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肠,主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等。金耳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素菜。用金耳烹制的素菜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是筵席上不可多得的佳肴。金耳富含胶质,用冰糖炖食,不仅滑嫩爽口,还有清心补脑的保健作用。金耳性温中带寒,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肠,主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金耳主要用于制作菜肴,特别是制作各种素菜,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是筵席上的佳品。金耳富含胶质,用糖水蒸食,不仅别具风味,滑嫩爽口,而且有清心补脑的保健作用。
三、菌种制作
(一)金耳菌种的特性
金耳是银耳的近缘种,都有特定的伴生菌,只有在伴生菌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生活史。但是金耳菌种获得的方法显著不同于银耳,只有采用组织分离法,才能简便地获得适用于生产的有效菌种。采用孢子弹性分离法只能获得纯粹的金耳菌丝,采用耳木分离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粗毛韧革菌丝,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将金耳菌丝与其混合,才能得到较理想的生产用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理想,故不适于一般生产者采用。而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种,金耳菌丝和粗毛韧革菌丝均来源于同一组织块,二者自然搭配合理,并具有很强的亲合性。在这种搭配合理的菌种中,细长型的金耳菌丝占绝对优势,粗壮型粗毛韧革菌丝居于劣势,此类菌种才具有较理想的结耳能力。
(二)培养特征
1.金耳菌丝的培养 金耳菌丝由金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萌发而来,酵母状分生孢子菌落初乳白色,后变淡褐色,在外观上很难和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菌落相区别,较干燥,很少流动性,平贴在培养基表面。酵母状分生孢子萌发时,菌落周围常出现皱纹。在木屑培养基上,当温湿度适宜时,黏稠状的分生孢子菌落,能发芽形成洁白、细弱的金耳菌丝。菌丝细而短,长度很少超过5mm,透明无色,平伏于培养基表面,极少有竖立的气生菌丝。此种菌丝移植后,极易变成酵母状分生孢子。金耳菌丝与韧革菌的菌丝生长在一起时,可形成短而密的气生菌丝,白色或淡黄色。金耳菌丝在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仅限于接种块很小的局部范围内,用于接种原种时,必须用有白色和淡黄色菌丝团接种才能成功。有效菌种能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形成胶质的脑状金耳原基。
2.韧革菌丝的培养 韧革菌丝在生长初期,菌丝疏松,呈绵毛状,白色,很快转变成黄色或橙黄色,后期或经多次移植色素变浅,味芳香或无味。随培养时间延长,呈厚毡状,革质而具韧性,能分泌金黄色液体。故菌龄较长的母种,很难切割。菌丝有锁状连合,在固体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浅盘状、贝壳状或不规则形的小子实体,边缘有粗短的毡毛。
(三)菌种分离与培养
1.培养基菌种分离和母种培养均可采用以下培养基。
(1)PDA培养基。
(2)PDA+蛋白胨培养基 在PDA组分中另加蛋白胨3~5g。
(3)PDA+麦芽煎汁培养基 在PDA组分中另加麦芽30g,取煎汁用。
(4)玉米粉蛋白胨培养基 玉米粉100g,蛋白胨1g,琼脂20g,水1000ml。
(5)木屑煎汁培养基 麻栎木屑500g,蛋白胨2g,蔗糖20g,维生素B1 0.5g,琼脂20g,水1000ml。
以上培养基中氮素不能加得过多,否则粗毛韧革菌丝生长旺盛,形成无效菌种。培养基pH值均为5.5~6.5,然后分装于试管或锥形烧瓶内,按常规进行高压灭菌和摆成斜面备用。
2.分离方法
(1)孢子分离法 选野生或段木栽培的新鲜成熟金耳子实体,经自然风干备用。分离前,用无菌水冲洗子实体,置无菌室自然风干,用手术刀将种耳切成2.5~3cm的小块,穿挂在无菌金属钓上,使耳瓣表面向下,悬挂在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烧瓶中,塞好棉塞,于17~22℃室内培养,待耳块表面出现霜状物,培养基表面能看到薄层孢子印时,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金属钩及种耳,塞好棉塞,移到25℃恒温箱中继续培养。42小时后培养基表面形成乳白色黏稠状的酵母状分生孢子菌落(俗称芽孢菌落)。继续培养48小时,菌落增大,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芽孢菌落,颜色变为污白色。在芽孢菌落形成时,要尽快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芽孢,在斜面进行划线接种,进行纯化培养,可得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菌种(芽孢菌种)。将芽孢菌种与具亲和性的毛韧革菌丝混合培养,在形成子实体原基后作原种使用。
(2)耳木分离法 截取一小段生长金耳的段木,切去子实体,用0.1%升汞液对段木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用无菌操作法挑取耳基附近0.2~0.5cm的耳木组织,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5℃左右培养。采用这种分离方法,通常只能得到革菌菌丝,难以分离到金耳菌丝,将其接种到木屑培养基上,经过培养,瓶内长满浓密的革菌菌丝,常分泌黄色的液体,然后在基质表面和瓶壁上形成边缘反卷,呈厚毡状、贝壳状、浅盘状或近似覆瓦状的棕红色革菌子实体。革菌也可从菌种瓶的基质中进行分离。在原种瓶的中心部位,挑取豆粒大白色菌丝块,接种到斜面上,用切割菌丝前端的方法,经2~4次纯化培养,可得到革菌的纯菌种。接种到木屑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20天可满瓶,一个月后可在瓶内形成子实体。
(3)组织分离法 野生或人工栽培的金耳子实体都可以作为分离材料,所选种耳要求大小适当,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尤以幼耳为佳。金耳子实体未开瓣成团状的幼耳内部组织充实,且生活力旺盛。种耳用鲜耳或干耳均可,若用干耳分离,应放在水中浸透,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再用75%酒精或0.1%升汞液进行表面灭菌,用手剥开或切开后,挖取金耳组织块进行分离。金耳子实体的外层黄色部分为金耳菌丝,内层浅黄色部分为毛韧革菌菌丝,其交接处往往两种菌丝相互穿插共生,分离时,应从内外层交接处挖取黄豆大小一块组织,接种到斜面培养基的中央。然后将试管置18~25℃下培养,24小时后,种块上菌丝萌发,2天后菌丝开始在斜面上生长。菌丝初期白色,渐变为淡黄色或黄棕色,多数菌丝可凭肉眼辨认到粗细长短不同的形态。4~5天后有色素分泌,7~10天菌丝在斜面长满,交织成韧性的毡状层,周围有黄白棕菌斑,即簇生的芽孢子堆。菌丝长到一定阶段,可在其表面或试管边缘形成豆粒大的黄白色、橙黄色或橙色的胶质小子实体。通常培养7~10天,当菌丝在斜面长满后,即可作母种使用。用组织分离法培养的母种含有两种菌丝,不需要再进行混合培养。
以上三种分离方法,最简便有效的是组织分离法,是目前金耳菌种分离的常用方法。
(四)原种、栽培种制作
原种、栽培种制作同常规。
四、金耳栽培季节:栽培季节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通常从10月开始至翌年4月份止,每年安排2-3个生产周期,每个生产周期50-70天。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第一季安排在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第二季安排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拔500米以下地区,第一季在安排10月上旬至翌年1月中旬,第二季安排在1月下旬至3月下旬。
五、培养料配制
(一)参考配方
金耳适用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多种原料栽培,可选用以下配方。
1.棉籽壳78%,麦麸15%,玉米粉7%。
2.棉籽壳72%,玉米芯20%,麦麸7%,石膏粉1%。
3.木屑48%,棉壳30 %,麦麸10%,米糠10%,糖1%,石膏粉1%。
4.玉米芯68%,米糠30%,石膏粉2%。
5.阔叶树杂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白糖1%。
6.杂木屑70%、麸皮20%、玉米粉5%、豆秆粉1%、蔗糖1%、石膏粉1%。
(二)原料处理
玉米芯粉碎成花生粒大小,以上配方中,棉籽壳、玉米芯在配料前应进行预湿,最后调含水量为60%,pH自然。
六、装袋、灭菌
选用17cm×50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按常规用高压或常压灭菌。冷却至30℃以下接种。
七、接种
当袋料冷却至28℃左右时打孔接种。每个料袋打孔7~9个,孔的直径为1.5~2cm,深度约6.5cm,接种时孔穴底部先接入一块粗毛韧革菌丝的混合木屑菌块,然后在离穴口约1.5~2cm深处再接入一块金耳菌丝与木屑菌种块,最后在其上投放金耳耳块,耳块大小约1cm2,金耳子实体碎屑也应接入。接好种后,贴上专用封口塑料薄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将接种完毕的菌棒搬入培养室(房)培养。
八、发菌管理
金耳属于中偏低温型类,菌丝生长速度快,呼吸作用比较强,所以在栽培管理中应密切注意温度变化和培养室的通风换气。本阶段的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温度调节 金耳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20℃,温度略低于最适温度有利于金耳菌丝生长,并可适当控制粗毛韧革菌丝生长,从而可以促进金耳子实体的形成,子实体形成后,温度以18~24℃生长最好,温度过低生长缓慢。当室温10~15℃时,要做好保温工作;低于10℃,即需要加强保温或升温;高于25℃,需采取降温措施。
2.通风换气 培养室的通风换气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菌滋生。气温较高的天气,要在早晚通风,气温较低时,可以在中午时通风。每天通风2次,每次约30分钟。
3.湿度调节 袋内封闭培养菌丝阶段,由于封口薄膜具有既能适量透气、又能保持水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培养室湿度调节问题。为了防止杂菌生长以及培养室干净,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0%以上。
4.光照控制 金耳的人工栽培常接种耳块作菌种,不存在利用弱光照射诱导子实体原基发生的问题。在黑暗条件下不仅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且耳块也能愈合,并能正常生长发育,故需遮光培养,忌强光直射。
5.病虫害防治 发生病虫害时,按常规方法对症下药加以处理。为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洁、有效地控制杂菌滋生,培养室要进行定期消毒。
九、出耳管理
当金耳子实体原基发育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要起膜、割袋、保湿,其具体措施如下。
1.掀膜、割袋 菌种耳块定植后,随菌丝的生长,耳块表面的损伤也逐渐愈合、长大。当金耳子实体伸出孔穴时,就要掀起封口薄膜。覆盖一层干净或灭过菌的报纸保湿遮光。金耳子实体在孔内继续生长受阻时,就要进行割袋处理。割袋方法是:在接种孔口的周围,用利刀(手术刀)割去一圈塑料袋的薄膜,割圈直径4~5cm。
2.温度调节 保持室温20~25℃。超过30℃子实体停止发育,而且还易发生烂耳;温度过低,子实体发育迟缓,幼耳萎缩,生长不良。
3.湿度控制 出耳的管理,最关键就是湿度的调节。湿度高易长杂菌,引起感染性烂耳;湿度过低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并可引起子实体表面脱水,难以转色。出耳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90%,可以在报纸上再盖地膜,也可以向报纸轻喷细水。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甚至停喷,喷水要成细雾状,忌喷重水,也不能向子实体直接喷水,水要干净,最好用冷开水。
4.通风换气 随着子实体不断长大,要逐渐增加通风量,延长换气时间。起初每天2次,每次约40分钟;以后每日2~3次,每次1小时以上。通风换气一方面可促进金耳子实体迅速生长,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抑制杂菌生长。
5.黄水处理 人工栽培金耳,经常出现黄水,呈水珠状黄豆粒大小,不易蒸发干燥,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烂耳。可用脱脂药棉或吸管吸干即可。
6.病虫害防治 开放出耳,金耳子实体暴露于空气中。与外界环境长时间直接接触,而金耳菌丝抗力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与杂菌污染。故培养室要定期喷洒一定浓度的来苏尔、新洁尔灭等或甲醛蒸熏,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同时要慎防鼠害。本阶段管理要求达到:金耳子实体逐渐长大,色鲜白色,呈脑状,并有少量黄水。
十、转色管理
从接种到转色约50天,金耳子实体基本达到生理成熟,就可以进行转色,转色应选晴天进行,方法是:揭去覆盖物,打开培养室门窗,加大通风量并给予适当光照,此时可以直接向子实体喷细雾状水以保持湿度。这样3~5日就能转为鲜橙黄色的金耳。
十一、采收:珍稀食用菌金耳的采收应在中午进行,用刀从耳基部切下,不带原料,洗净后及时晒干或风干,用袋包装出售,一般100公斤干料可收金耳60——80公斤,干耳每公斤目前售价300——500元,发展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http://www.zhongguojunye.com
微信:moguxuexi qq:220561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