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技术
地 址:安徽省蚌埠市
电 话:18160833289
传 真:0552-3112289
联系人:济 民(业务主任)
参考技术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之二
二、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2.1场地选择
为了获得黑木耳高产,必须要有满足黑木耳生产的场所,首先要选好场地,场地好坏,是直接关系到黑木耳产量高低的问题。选场背风向阳的地方,靠近水源不易受水灾的砂质地,场地要求要有浅杂草,地势比较平坦,日照较长,日夜温差小,早晚有雾罩,靠近水源,湿度比较大。 可利用闲置的房屋、棚舍、山洞、窑洞、房屋夹道或搭塑料地棚,或在林荫地、甘蔗地挂袋出耳。要求周围环境清洁,光线要充足,通风良好,保温保湿性能好,以满足黑木耳在出耳期间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要选在石角坡上或山顶上,更不能选在浸水窝里作耳场,最好选在有少量的树林中,要有花花太阳照为好。 1、耳房和耳棚 适用于温度低时出耳。耳房可利用空闲房屋,墙壁开设下窗和上窗,房顶设置拔风筒,便于通风换气,地面铺一层砂石,利于保湿和消毒。室内设置多层床架,以便于多层挂袋出耳。耳棚在远离村舍、周围开旷、靠近水源处建造,用竹竿搭棚,四周用秸秆作围墙,抹上麦秸泥,围墙上下开设通风窗,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和秸竿,用以保温、保湿和遮荫。棚内打上儿排木桩,拉上8号铁丝,每排木桩之间留有0.5m人行道,便于人工喷水和采耳。 2、地槽 适用于气温较高时出耳。地槽宽1m、深1m,地槽口摆放向日葵秆(或木杆),用线绳将菌袋分设上、中、下三层悬挂在地槽内,上面用玉米秸遮荫,定期将菌袋上、下移动,调换位置,使受光均匀,耳片色泽一致。 3、高秆作物、林地 在成片高秆作物、树林地的秸秆、树杆上拉铁丝,分层挂袋出耳。其空气新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接近野生黑木耳生长的自然条件,耳片厚,颜色深,品质好,不易受霉浸染。 4、阳畦 适用于春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时出耳。选择向阳、背风、地势高燥平坦的地方,坐北朝南建造地下式阳畦,畦深30~40cm,宽1m、长3~5m。畦框要坚实,框壁要铲平,防止塌陷。畦底要夯实,框壁最好抹上一薄层麦秸泥。畦面用竹片搭弓形棚架,畦底至棚顶高度为60cm,棚顶拉4行铁丝挂袋,棚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塑料薄膜外面盖草帘遮荫。
(一) 常用配方
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木屑选用阔叶树种;玉米芯应先在日光下暴晒1天到2天,用粉碎机打碎成黄豆粒到玉米粒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糠状,以免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性。
①木屑培养基: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②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93%,麦麸5%,蔗糖1%,石膏粉1%。
③稻草培养基:稻草(6一10厘米)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
④甘蔗渣培养基:甘蔗渣87. 5%,麦麸10%,蔗糖1%,碳AV钙1%,尿素0.5%。
⑤玉米芯培养基:玉米蕊73%,棉籽壳20%,麦麸5%,蔗糖1%,石膏粉1%。
⑥木屑棉籽壳培养基:木屑45%,棉籽壳
⑦玉米芯粉73%、麦麸5%、糖1%、石膏1%,棉籽壳20%,培养料含水率60%~65%。
⑧桑枝木屑80%,蚕粪18%,糖1%,石膏1%。
⑨桑枝木屑60%,棉籽壳20%,蚕粪18%,糖1%,石膏1%。
根据生产者所备的原料,任选一种培养料配方,按比例称好,加入适量的水,料水比为:1:1.2——1.3将其拌匀,PH值调至9,即可装袋灭菌。
(二)工艺流程
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做床→催芽→露天管理→采摘→凉晒
1、拌料 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
2、装袋。人工装料时要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要求上下松紧度一致(菌袋装料时以不变形、袋面无破褶、光滑为标准)。原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覆棉花→盖纸盖→系胶筋。栽培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原种湿重0.6公斤,栽培种湿重1.15公斤。当天装的菌袋(瓶)要在当天灭菌,不能放置过夜,以免产生杂菌,发酵、酸败。如当天不能灭菌,应放到冷凉通风处过夜。
3、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式, 17cm×33cm的菌袋灭菌时需装在铁筐中或在蒸锅内搭架子,16cm×52cm的菌袋灭菌时培养袋依长向平放成"#"字重叠排列在锅屉上。行间距3公分,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和棉被将锅封严,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再保持12小时。灭菌后当菌袋温度降到60℃时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4、接种。黑木耳接种室操作规程 要求严格消毒、查种仔细、操作严谨、保持卫生 1.熏蒸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充分 ⑴菌种不允许积压不允许使用前一日剩余的菌种菌种必须药浴消毒。 ⑵必须把接种所需的物品全部备齐并摆在合理的位置以备接种使用避免进入接种室后发现缺少物品。接种工具放在接菌室内。 ⑶消毒物品要准备充分接种间与缓冲间都必须消毒。 ⑷工作服、鞋、帽放在缓冲间要清洗干净准备随时使用。 2.接种前熏蒸用烟雾消毒剂按4克/立方米标准计算用量对接种间提前3.5小时不少于3.5小时进行熏蒸同时开启臭氧机。接种前0.5小时关闭臭氧机同时开启空气过滤器并打开制冷机对接种间制冷。 3.接种人员必须同进同出必须穿专用的接种服额前头发不许外露必须戴口罩进入接种室要把门关严尽量减少在接种室内来回走动更不允许接种人员来回出入接种室直至接种结束。 4.接种时菌包开口时间不准超过5秒钟。 5.菌种袋处理先去袋口然后将菌种表面去掉2-3cm,袋口必须始终平放于酒精火焰之上并用酒精灯火焰封口。
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要做到无菌操作,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接种箱内;栽培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 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0.5~1小时。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栽培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黑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侵染。每瓶三级种可接30袋左右。
5、发菌管理 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
培养前期,即接种后1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菌丝粗壮有生命力,能减少杂菌污染。中期,即接种15天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后期,当菌丝快发满,即培养将结束的10天内,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发菌期间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 培养室的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培养室的窗户要糊上报纸,使室内光线接近黑暗。培养室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后期,更要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
6、做床 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房前屋后空地,并要求避开风口。 土质粘重的地块作距地高5cm,宽90cm,长度不限的床,床与床之间留有排水沟。 床做好后,床面应浇一次重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
7、催芽 接种好的培养袋经40~50天培养,菌丝就可长满菌袋。菌丝长满后不要急于催耳,应再继续培养10~15天,使菌丝充分吃料,积聚营养物质,提高抗霉抗病能力。这时,培养室要遮光,同时适当降低湿度,防止耳芽发生和菌丝老化。培养好的菌袋就可运往场地,感染杂菌的菌袋要单独放,放在最后开口。运输时要轻拿轻放。 用1%石灰水对整个菌袋进行消毒,然后捞出后控干。将17cm×33cm的栽培袋取下牛皮纸和棉塞,用绳扎好口,然后划V字形口。V字形口斜线长1.5cm,深度0.5cm。每袋大约划10个口(16cm×52cm的菌袋划20个口),最底层的口应离地面5cm以上。口与口之间呈品字形排列。也可用打孔机打孔,每袋20个孔(16cm×52cm的菌袋打40个孔),均匀分布,这种打孔方式耳片多为单片,产品质量高。将二个床的菌袋摆放在一个床内进行催芽管理。每平方米可摆40袋 (16cm×52cm菌袋可摆20袋) ,袋与袋之间留3cm的距离,排放时地面不铺地膜,排放时如地面干燥需喷底水;地面比较潮湿的可直接摆放。排放完毕后,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盖上草帘子,此后进入催芽期管理。开口后的菌袋进入催芽管理阶段,此期不可向袋上浇水,应注意床内的湿度,这个期间床面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5%~90%。过于干燥不利于开口处伤口修复;湿度太大,菌丝易从开口处穿出,影响耳基形成。简便方法是:看塑料薄膜上有无水雾或水珠,如有水珠下滴,则湿度过大,要增加通风度;塑料膜上无水雾或水珠,为湿度过小,要减少通风量,并需要在床两侧喷水增加床面湿度。根据湿度情况来决定通风量的大小。这个期间床面温度要控制在24℃以下,若温度超过24℃,应通风使温度降到24℃以下。耳基形成后,进入出耳期管理。这一时期的管理要点是:直接给水(给水时将草帘子、薄膜撤下,给完水后撤下薄膜,盖上润湿的草帘子,保持床内潮湿度),给水量不要过大,并防止水灌入袋内,应根据床内湿度、通风度、自然温度、耳芽情况等综合考虑决定。使芽保持在良好的生长状态,每天傍晚进行通风,直至耳芽长到1cm左右(耳芽干后要高出菌袋平面),开始分床并进入露天管理。
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http://www.zhongguojunye.com http://中国菌业.中国
www.zhongguojunye.com/about/